【本网讯】受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张庆熊教授和王聚博士的邀请,通识教育学院文学教研室邓盼博士于5月22-23日在复旦大学光华楼2401教室参加了主题为“科学和社会发展中的知识论与逻辑学问题”研讨会。
该研讨会一共邀请了来自金沙集团1862cc、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青年专家学者,每位学者在开会前都写作了字数约为1-1.5万字的学术论文,会议的流程就是:每位学者用三十分钟的时间宣讲自己的论文思路,随后大家提问和讨论。
该研讨会的主题围绕哲学中的逻辑学与认识论展开。与会的论文方向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纯逻辑学的研究问题,欧陆哲学的认识论和逻辑学问题以及分析哲学中的逻辑论证问题。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张庆熊教授致开幕词。张庆熊教授以简短和精辟的讲述,回顾了逻辑学自亚里士多德发源,经过了经院哲学的发展,到当代,由罗素、弗雷格、卡尔纳普、维特根斯坦等进一步以数理的形式系统化。
随后,清华大学哲学学院的王路教授,从导论、关于认识的论述、语言分析的论述、形而上学的实质四方面作了主题演讲。他认为哲学研究的本质就是认识,并且在认识的论述上考察了维特根斯坦和戴维森的理论,强调了亚里士多德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最后分享了其新著作《语言与世界》。
在郑州大学哲学学院青年学者郑远征“后期维特根斯坦论逻辑必然命题”的报告后,我院邓盼博士以“康德逻辑学中的部分表象概念”为主题做了三十分钟的学术报告。
邓盼博士在报告中,详细论证了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和《逻辑学讲义》中认识之构造过程:在进行知性判断之前,概念的构造依赖于直观和概念的二元激活机制。而部分表象,则是康德表象理论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为普遍表象的构造提供前提和理由,也为康德自我意识理论的表象带来分析和综合可能性的前提。邓盼博士也提到了理论分析的德国古典哲学研究模式:对任何理论的批判须要对该理论的整体进行把握才是可能的。邓盼博士的报告得到了与会者热烈讨论和广泛关注,张庆熊教授和王路教授给予了文章思路的具体修改意见。
来自苏州大学的李红霞,来自安徽大学的秦洋以及来自于西北政法大学的刘剑涛等青年学者分别在会议的两日内做了精彩的会议报告。由于与会者提前拿到了所有会议论文,因此与会者们有充分的时间彼此针锋相对,相互辩论,以文会友。与会者充分感受到了理论探讨的真诚与思维修炼的漫漫长路:学问的道路上是充满荆棘,而不是一帆风顺的。
该会议同时也有复旦大学《现代外国哲学》杂志编辑与会。优秀的论文会发表在2021年《现代外国哲学》杂志上。(基础教学部)